《壹粟-向洋作品集》首发:几十年尘梦都绘在画中
作者丨谢礼恒
作品图出自《壹粟——向洋作品集》,得艺术家惠允
书籍装帧丨李中果
实拍书影、排版设计丨张涵
近日到了荷花花期正盛之时,翻看朋友圈,众多的荷花秀,也提笔画荷。脑海不时出现轻舟一叶,撑入藕花深处的画面。“争渡争渡,惊起一滩鸥鹭”,那是十六岁的李清照。
丨《壹粟——向洋作品集》
今日小暑。正巧接到《壹粟》书稿初成,还差一篇后记的消息。我在想我的六岁、十六岁……四十六岁,好像画了特别多的荷,特别多与荷有关的题材,即便是没有荷的画面也想呈现出荷的意境!说不清是什么缘由,就这么一路画了下来。
时间过得很快,时间一直都过得很快。我还在想《壹粟》这个书名是否妥帖。其实就算是把自己放进尘埃里也觉得是幸福的,所以感觉“壹粟”这个词还是大了一点点。转念一想大也好,小也罢,后记作完,书已编好,一切随它去吧!
丨《壹粟——向洋作品集》实拍书影
且享受这小暑夏夜,无月有雨的清凉!这清凉也许来自洁白的栀子和芳香的茉莉,这清凉也许还来自翻看自己书稿中这半生的各种任性涂抹。好像这几十年的尘梦都绘在这寥寥数幅画作中,不过如此!
2020年7月6日 向洋记于子云小筑
丨©孙晓伟
丨《壹粟——向洋作品集》实拍书影
海报扫码 即可下单
《壹粟——向洋作品集》
四川美术出版社 向洋 著
书籍设计:李中果
图片:130幅 字数:30千
定价:158元
1
月亮,梅花,
醋啊,蒟蒻啊——
壹天又过去了……
着急去杭州开会,转道要去绍兴,顺手带着向洋的新作品集《壹粟》去了。在安昌古镇的清风桥头,才算是认认真真翻了一半多。她在集子里有不少真切的访谈,有一段说:“艺术家往往是一个矛盾体,当没有状态或者画得不如意时往往会焦虑,容易陷入瓶颈走不出来;有时有觉得要放过自己,让画画尽量成为一种修身养性的享受。画画已经是牵动我神经的一个部分了。在被很多时间占据创作时间时,我习惯思考,怎么去利用这一段时间的感悟,同时也会去反思观念上有没有变化、材料上有什么新的想法、我的画下一步该怎么去画等课题。只有思维上不懈怠,才能形成一种沉淀的态势,沉淀就是在为下一步的突破做准备。”
丨向洋与她的花园
去她的工作室好几次了,眼见她一步步在画室里、花园里的精力花费,想起最近几天正在读的小林一茶,在安昌古镇的小河边,暖阳一起,春深几许,我难免会想起他“这世界如露水般短暂”这样的俳句:“月亮,梅花,醋啊,蒟蒻啊——壹天又过去了……”向洋作品里是有浮世绘与俳句意象的,难怪她画面上的繁花,总像那科目植物的肖像。
丨向洋:花草浓醉,回想去年辛苦改建小园情景,恍若隔世。
“大概一个人能将寂寞与繁华看作没有两样,才能耐寂寞而不热衷,处繁华而不没落。”以前读台静农先生替《陶庵梦忆》写的序,全篇自有一种低低的奢凉意味,但后来年纪越长,越读越觉得那是种功力,非自得自足、自我安定之人写不出。向洋新作集取名叫“壹粟”,放胆也好,谦虚也罢,多少都有花影下时间与空间的激烈交锋,渴求的水与雾中远方的柔情交会。
2
壹粟
绘、画、书、写
新作集之名,她说“壹粟”这个书名纠结了很久,“要不是有点‘迫不得已’,我真有些不敢出这个书。可能按照我的想法,哪怕再过十年让我出这本集子,我也许还是会觉得自己的作品不够好。‘壹粟’这个词是一位朋友给我提的,我当时就很喜欢,有谦卑到尘埃的感觉,‘沧海壹粟’,‘壹粟’又谐音‘艺术’。壹并不小,是古时最大的计量单位,且又有万法归壹的说法,其哲学含义深厚。后来细想还是觉得自己够不上,不敢放,这些年越来越感到应该谦卑,因为觉得需要学习的太多……”
丨“5.12”心愿 纸本设色 79cmx79cm 2008
《壹粟》从最开始构思到成书呈现,历时近两年,由知名书籍装帧设计师李中果担纲设计。扉页有“用心做无用之事 直到所有虚度的光阴都沾满露珠开出花开”的句子,全集收录向洋这些年的近百件作品,数篇评述及访谈文章:
从心所欲——向洋的“绘”与“画”(文/孙晓伟);
抽丝绕指 极柔而刚(文/曹筝琪娜);
云卷云舒的天空——工笔人物画家向洋的意象天国(文/叶莹);
艺术高度来自内心的充盈(访谈/白晋菁 孙晓伟)及后记(文/向洋)。
丨玉兰 纸本设色 215cmx117cm 2010
写过向洋一则篇幅颇长的文章,标题想了很久,最终取名《向洋:假如人生是一鉢樱桃》(点击链接查看原文)。“我整整一个下午在想,向洋院子透出的那股气息,画室的茶香,她几位画家女友的现场创作,书柜里隔着玻璃都看得到清丽倔强气的那张照片:向洋不长不短的头发,在昏黄的日落晕头里,回头,不经意间的那股捉摸不清,她抽着烟,就像目送自己曾经最珍视的一段感情,一瘸一拐地消失在日落尽头。”——那棵樱桃树结满春果的盛况到采访那天,我终是无缘得见。和她性情相似的人应该不多,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她那种淡然——慌慌张张奔跑,求生求财求多福,宁让人家觉得自己是一个毫不热衷的书生,太难了。她闲定嘛,书桌上摆着咖啡机,进门的时候音响正播着书,旁边摆着收进画册里的作品《湖畔飘来的云》:一位藏族女人,在雪山圣湖的前景,若有所思。
丨湖畔飘来的云 银卡设色 50cmx50cm 2017
在她的画里,山水、花鸟、人物都会涉及。只是更多人往往记得她精彩的人物肖像作品和花鸟画。她之前画叶瑞琨先生,就把他的金碧山水一同嫁接到画面上了:“我心之所向是画人物。我非常陶醉于画肖像,在人物的眉眼之间、唇语之间透露的信息太多了……我画的他们既是他们又不是他们。画的所有题材都是具象的,可它们既是‘意象的具象’,也是‘具象的意象’。画面中传达出来的一定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具体场景。当然具象的也画过,但作为我自己的作品而言,画出来的都带有意象性。”
丨听,这世界的声音 纸本设色 50cmx50cm 2016
丨花谢如雪消 纸本设色 138cmx34cm 2013
3
冬至
在同样的浮世,拭擦画面的旧尘
丨冬至 绢本设色 125cmx85.5cm 2018
《壹粟》里有一件作品《冬至》引人停驻。董桥先生一则《草莓香气里的孟小冬》里的意象恍然出现在画面上:历史淡淡,烟尘自若,和画里的那位民国女士无论认识与否,总会蹁跹想起自己学院里某个说不出名字的老师笔下的人物、纸上的岁月。看惯了拍卖行里的老照片、民国老物件:北平的古寺、颐和园、初秋的西湖,老外交官和夫人……还有溥二爷的鸟笼,壁炉上挂的吴昌硕的扇面,岁朝清供,南窗下的玻璃柜子里摆满明清小文玩,瓷器,木器,铜器,拙朴而见品味——
丨对话之桃鸠图 纸本设色 68cmx68cm 2016
向洋可没有画这些,她画过两张这样的画,第一张是10年前,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,画面上一位晚清时期的小脚女人,一轮新月朗照,取名《婉清》,谐音“晚清”;多年后,这张画的底稿被整理出来,再次创作了这件《冬至》:云、水、石,一剪梅,听不见时间的钟声,唯有雪枝——满园冬雪,是鸥与雁,无须喊叫的时间命轮。向洋画过太多的人物,但这件是一次特别,形象,感官,衣着,神态……创作融入岩彩画技法,呈现出某种奇妙的效果,在同样的浮世,拭擦画面的旧尘。
旧情解构,新意难违。向洋这几年都直接在生宣上画画,难度更大,也更好玩。我说你画面上怎么那么多花鸟鱼虫,她其实也时常在想,花、蝴蝶、鸟等等意象都用得很多,怎么能用点其他的,后来她一句话让我如释重负:可能这些就是我的生活,所以难以摆脱。
绘画往往有强大的势能惯性,国画更是。可向洋的涉猎和营养吸收 ,绝不单单来源于传统。她深读何多苓的作品,看过毛焰作画的视频,很能理解他们作画的感受。“我可能还有小女生情结,喜欢什么就把它画出来,很少去想这画出来后会不会讨人喜欢。”经常的,她也在思考背景如何简化,思索画面如何更加深邃,“但我就是舍不得放下我的那些鸟儿和花儿……了解我的人都知道,我的画是在画我自己。”
丨《壹粟——向洋作品集》内页
约了几次,说要在她的花园里,一边看画一边吃那棵樱桃树结出的小小春果,还要聊她画面中出现的各位画家老师、朋友,墙上挂着还有几张画,都没画完,虚的实的,她始终在画,“虚不比实更难,虚实之间,你思考的东西会更多,变量也会更大。要把握好这个度,最关键,也最难。”
4
画中谁人依旧
山郭春声听夜潮,片帆天际白云遥
丨戴粉帽子的女孩 金卡设色 47cmx47cm 2019
我喜欢读《壹粟》里她那些作品的短小自述。像旅行日志,像创作札记,透露丰富自在的细节。“以我的手臂为枕,蝴蝶每日,前来造访……”她可能迷恋这种花园到画室的生活方式,不然她不会总说自己的圈子又小又窄,总是闷头画画。“可能大多数人认为具象的东西不会显得那么时髦,其实我一直不太在意潮流是什么,或者他人口中的评说是什么。每一种画法里有优秀的作品也有很差的作品。写实和写意没有什么不能相容的。我的画法并不是我一开始就设计好了要这么画,而是顺其自然我就这么画过来了。”喜欢这样的交流,没有晦涩没有炫技,即使她的作品,在技术上颇有可圈可点之处。
丨夏未央 绢本设色 97cmx69cm 2018
不在意潮流的同时拒绝迎合,很难。关键是还要享受这种“耐力”,更难。“当我要去画一个人物形象时,我看着他(对象)时就很开心了。即便是照片写实,还是跟真实的有距离,那是永远达不到的。你会钻进一条永远走不完的路里去……中国画的画种已经决定了,你的作品不可能像照片写实一样,国画,就有中国画的‘雅’和‘意’在里面。我觉得不管我怎么创作,最终出来的作品都是有诗意情结在里面。比如画人物的眉眼和发丝,它们都是有生命力的。我经常在勾线时会有馥郁的愉悦感。我跟学生们讲每根线里的变化就有很多乐趣,不是画得‘像’的乐趣,而是在你掌握的技术里能把对象画出你所能感受到的韵味——那种乐趣。”
丨女孩与猫系列·百合花开 纸本设色 190cmx110cm 2007
丨女孩与猫系列·眠 纸本设色 110cmx138cm 2006
向洋正在听的书,是一帮艺术评论家聊吴道子、顾闳中等等,那些线条美得像首诗,线,既是勾线之线,也是线索之线,早期那些传神勾线深藏着依山起伏、古树成荫,无论勾线、落色、布局,生趣盎然,“山郭春声听夜潮,片帆天际白云遥”,那是创作过程中远远无须考虑具象意象的心声与飞地:向洋的小院里,阳光染遍那块小花园,树和花,更多的花,化成了墨绿,小池边的草地翠得像翡翠。花朵汇聚又四散,小林一茶1812年那阙经典的俳句再度响起:
花朵遍撒……
彼等依然目中无“佛”,
无“法”
在繁花间
蠕动难安的
我等众生啊……
阴霾的日子……
连花神也觉得
寂寞无聊……!
沾了一身的花草香
回来——
啊,看到了猫的恋爱
往期精彩推荐
稀见金石名品七种丨书之秀蕴 最为雍雅
在画前跳舞丨“聚离-冯斌画展”北京798热展
一顿下午茶的钱,就能把民国风握在手里
刘建明:重新寻找鲜活的状态,让肉身保持敏感
刘小东全方位:他的时代和我们的时代
四川大剧院VS锦城艺术宫|建筑师郑勇:更好的那一笔
书画印俱佳丨共收近150件作品《赵叔孺篆书选》
二十四伎乐·古画复活计划丨伎乐少女破圈记